文
教育共识(原创,严禁转载抄袭,侵权必究)
民以食为天,上大学也离不开吃穿住行。高校食堂设置的本意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再加上学生是最清贫的一个群体,没有收入来源,大学食堂的定价低、饭量大,已经成为了物美价廉的“代名词”。
可是,近日有大学生爆料:“华中农业大学食堂的饭菜卖出了天价,在校学生根本消费不起。”网友对此议论纷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华中农大食堂的梅菜扣肉“元一斤”,价格媲美五星级酒店近两年来,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学校为了保证安全都采取了封闭管理模式。在校生不允许出校门,导致学生吃饭只能选择学校食堂。
华中农业大学是著名的院校,可是,近日却有大量学生反映学校定价不合理。
麻辣烫随便夹一些菜,价格就要超过20元;拌面15元一碗,大多数高校一碗面才5块钱,相比之下,华中农大的面不仅贵,而且分量少。
此外,桃园一楼的一些窗口为了节省时间,直接把速食加热的配料包(牛肉、土豆、茄子、卤肉等)往面里倒,根本不是餐饮供应者对食物应有的态度。
在学校食堂吃饭,图的是一个健康、放心,结果还不如点外卖?一斤梅菜扣肉卖到元,实在贵到离谱。
现在肉的价格都在下降,原材料的购买不会超过40元,可是成品价格却直逼五星级酒店。难道食堂做饭的师傅其实是米其林大厨,随便做点什么,就能让饭菜身价翻几倍?这在高校食堂中也是奇观,怪不得大量学生举报食堂。
疫情之下,高校的后勤管理暴露问题,失去本心,以利益为导向华中农大的食堂在管理上存在严重的问题:价格上涨、分量缩减、偷工减料、卫生堪忧,简直失去了作为一个高校食堂的初心和应有的责任。
学子们曾满怀希望地踏入这所农业大学,期待食堂的食物琳琅满目、物美价廉,如今却只能充值外面平台的会员,点外卖度日。
作为一个农业大学,校内拥有自己的菜园子,即使不在外界进货,依靠现有的蔬菜也不至于供应不上学生。可是现在竟然让学生在吃饭问题上苦不堪言,实在太讽刺。
更讽刺的是,每当校长在食堂内视察时,饭菜价格就会下降,份量也会变足。可校长不会随时都在,食堂的价格还是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
但这恰恰也证明了一个问题:饭菜定价过高。食堂管理者只会在领导面前下调价格,做做样子,实际上,广大学生还是处于生活费都用来买饭也吃不饱、吃不好的现状中。
高校食堂饭菜价格飞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近几年来,大部分高校的食堂不是自己在经营,而是以外包的方式交给专业的餐饮店。
毕竟学校精力有限,如此做法,既可以省心省力,又能带来一定的收入。而餐饮店是以利益为导向的,饭菜价格上调才能给他们带来可观的收入。但是这与高校食堂的本心和初衷是相违背的。
高校食堂必须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以学生为赚钱对象。国家为了照顾大学生,对每个正规大学餐厅都以一定的补助,以尽可能地降低学生的负担。
华中农业大学食堂的定价是严重违背国家*策要求的,学校的领导层作为外包公司与广大学生的平衡者,必须加强管理,对外包公司的定价严格把关,切实地照顾到学生的利益。
学校封闭管理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安全保障,这就导致学校食堂成为学生唯一的选择。一日三餐是每一个人的现实需求,可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学校食堂,逐渐展露了其商人本性。
在竞争力具有明显优势的情势下,食堂上调饭菜价格,与外界餐馆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作为购买方却没有反抗能力。
写在最后
华中农业大学食堂的饭菜价格过高,势必会遭受学生的怨言。长远来看,因为一时的利益,导致自己作为一个名校的口碑下滑,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
一个学校的口碑事关重大,严重影响着招生、评选双一流高校等情况。因此,高校还是要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宽广格局的名校。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发表见解,共同谈论。
感谢阅读!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