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客家菜除了梅菜扣肉盐焗鸡,又岂止于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都说客家菜如同客家话一样古老,在中华饮食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讨论客家菜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从客家人的迁徙说起。

解密客家人

客家人,是何其神奇的一种群体。他们又不是56个民族中的一种分类,却又拥有自己庞大的派系。那么,什么是客家人呢?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到,就是客居他乡的外来移民,也是“客而为家”的意思。

我们一般认为,南方的客家人是从中原地带迁徙过来的。从很多客家菜和北方菜相比有“神似而形不似”的特点中,也可以验证这个事实。

我们需要知道,随着人口一起流动的,必定还有其文化。这文化也包含语言文化、社会文化,以及饮食文化等。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客家文化中客家菜的渊源。

探寻客家菜

客家菜有五大流派,分别是梅州流派、东江流派、北江流派、闽西流派、以及赣南流派。各大流派中的客家菜也有自己的特色。总得来说,客家菜口感偏“肥、咸、熟”,在粤菜系中独树一帜。

说起客家菜,你必定听说过客家酿豆腐、客家酿苦瓜、客家酿茄子等“客家三酿”。在客家人眼里,“酿”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又岂止于“客家三酿”。青椒、香菇、鸡蛋、腐卷,可以说是“无酿不成席”,“万物皆可酿”。

可是,你知道客家人为何如此钟情于“酿”?

其实,酿菜的诞生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客家人来自中原,而中原文化中,逢年过节吃了饺子才圆满。但是客居他乡身在南方的他们,苦于难寻面粉,同时为了一解馋瘾以及思念远方的亲人,他们就把当地盛产的各种蔬菜当饺子皮,把肉馅酿进去,不料因味道鲜美而形成了独特的菜系。

酿菜系列中值得一提的是“酿粄”。这是一道和北方包子“神似而形不似”的客家菜。客家人发明了“酿粄”,主要也是因为怀念包子的味道,但是身边没有面粉,只能用米粉来替代。由此可见,因为“思念”,让客家人发明了一堆独具特色的客家菜。

岂止于“万物皆可酿”

如果你认为客家菜就只是“酿菜”,那就错了。“酿菜”只是客家菜的冰山一角。客家人因为地理交通封闭以及生活习俗等原因,还钟情于吃“咸”。

这也让客家人发明了一种“盐焗”的吃法。最典型的莫过于“盐焗鸡”。盐焗鸡制法独特,味香浓郁,皮爽肉滑,风味诱人。至今已经成为了客家菜中的经典代表。

作为客家菜中招牌菜之一的“梅菜扣肉”也可以很好地反应出客家人的饮食习性。从中原南迁过来的客家人,因为生活贫寒,很多人从事体力活,劳动强度大。平时一般很少吃荤食,而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

于是客家人将五花肉加上配料进行制作,再将肉垫在梅菜干上蒸煮,制作了一道色泽油润、香气浓郁的美味佳肴。时过境迁,这种菜肴逐渐名扬四海,也就是我们时常品尝到的“梅菜扣肉”。

最后,我们来谈谈一道客家人的传统早餐——三及第汤。

何为三及第?在科举取士时代,状元、榜眼、探花为殿试头三名,合称三及第。客家人用猪肝、瘦肉、猪肚子三种食材比作三及第,三及第汤也由此而得名。

三及第汤一般配上枸杞叶等辅料,滴上几滴酒糟,便可味道鲜美。客家人的一天,就从三及第汤配上一碗腌面开始。有句谚语叫“早上一碗三及第,上山打虎有力气”,更能显示客家人对三及第汤的钟情。

当然啦,客家人也从三及第的本质上,发明了五及第、六及第。六及第分别是猪肝、瘦肉、粉肠、猪心、猪腰和生肠。

写在最后

客家菜虽说属于“八大菜系”中的“粤菜”体系,但却又有别于广州菜。因交通封闭以及少有海鲜偏咸肥等特点,自成为一体系。除了以上介绍到的经典客家大菜外,客家菜中还包含有很多风味小吃,诸如客家煎堆、仙人粄、萝卜粄、味酵粄、老鼠粄铁勺粄等。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可以先从了解他的胃开始。同样,你想了解一类人,可以先去尝试了解他们的饮食文化。

我是未来煮夫,一个专注美食寻味的原创作者。欢迎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haijkkf.com/afhhy/598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