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世
作为一个老饕
对于吃的追求不是仅限于贵和新奇
若是区区在乎表面功夫
必会频频摇头称其“不上道”
//////
高手在民间
广东,一个卧虎藏龙的宝地
哪怕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
可能有着你从未尝过的美食
这就是为什么老饕们踏遍千山万水
为了寻找那一份珍馐美馔
在石碣的工业区中
就隐藏着一间私房菜馆
石砖堆砌的仿古大门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
踏入餐厅仿佛置身于深宅大院
看似不大的店面其实内有乾坤
宴会厅与包房交错
挂满红灯笼的走廊光影斑驳
墙壁上的水墨画和书法映衬着木雕制品
时光沉淀,楼里的静谧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图腾如意楼
正如店名一样
楼里的装饰都是手工雕刻的木制品
上面的图腾精细入微、栩栩如生
说起这些木制品
都是“掌柜”杭哥周游各地淘回来的
每一件都如数家珍
精细的雕工出自工匠辛勤的双手
那木头上层层的年轮和斑驳的裂痕
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这根木柱源自清光绪年间
也许是缘分注定
多次与杭哥的擦身而过
几番兜转才到了他的手里
木柱上的字体苍劲有力,气势宏伟
犹如定海神针屹立与大堂
是镇店之宝
入店之人,必从店规
店里有个规矩:
不能点菜,按人数配菜,给什么吃什么
这可能是东莞最早的一家不能点菜的饭馆
/////
这么任性的服务,有人买账吗
您别说,还真有
来这里吃饭还需提前半天预定
一到店就人满为患,找个停车位都难
上菜速度快,价格也实惠
人均控制在60多元
实在是方便了不少
对于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也是一个福音
杭哥跟我们说
十几年了,做的都是这些菜,从未改变
偶尔有一两个新推出的时令菜
但是作为酒楼的根
还是那几样老菜式
当每天都在做同一件事
做到熟悉、做到极致,品质才有保障
正是因为对食物的高要求
店规再怎么任性
仍旧吸引了许多老饕们登门拜访
由于人数不同,上的菜也不一样
但也与以下经典招牌菜式八九不离十
烧鹅
在收到鹅场送来73-77日大的鹅后
需养多几日才可制作
这个时候的鹅肉是最好吃的
肥瘦均匀,脆皮下不带多余的油脂
更是提高了酥脆的口感
将特制的湿料填入鹅的腹内使其入味
吊干后用木炭烧制
人工转动鹅身让它均匀受热
直至表皮光滑油亮,呈现金*的颜色
皮肉骨连而不脱,入口即离
咸香薄脆的外皮配上细嫩的肉质
使它成功在餐桌上脱颖而出
五味鹅
正宗的五味调料
以酱油、醋、冰糖、酒、桂皮等配料熬成
鹅的饲养时间比用做烧鹅的要久一些
这种鹅肉质更为结实
所含的风味物质更丰富
肉味会更甜
用来做五味鹅味道更佳
酱汁浓厚,连骨头都充分吸收
配上酸梅酱,清甜过后咸味再慢慢透出来
恰似人生有苦有乐而时时不同
令人回味无穷
梅菜扣肉
石碣独有的的单屋头菜
菜头爽脆,味香却不咸口
与剁碎的猪肉混合均匀一起蒸熟
是寻常百姓家最常见的下饭菜
//
为了保持肉饼松软,杭哥坚持手工剁肉
而不是使得方便选择机械绞肉
剁好的肉糜放入大盆中反复摔打
会更加有弹性
猪肉的肥瘦搭配比例
是经过多年来的经验得出
这还得得益于杭哥母亲的亲手相传
从小吃到大的家常菜
那经过一天的劳累回家后餐桌上的温暖
那扎根在内心深处的家的味道
代代相传
腰果炒鱼片
即使经过热锅的翻炒
腰果仍保持它的爽脆
厚切的鱼片夹杂腰果的清香
那一口饱满的鱼肉在咀嚼过程中迸出汁水
回荡在嘴里的甘甜久久不会散去
香煎鲮鱼饼
用自家养的鲮鱼才够肥美
细腻的鱼泥有了葱花的衬托
小火慢煎,等待灿灿金*浮上表面
芳香四溢、嫩滑爽口
一口一个特别满足
尽管外面的世界时过境迁
如意楼却像是被岁月遗忘的老客栈
时光永远固定在这一刻
百年木柱见证了食客的来去匆匆
雕花木门窃闻着人们的欢声笑语
若是有心,不妨来听听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