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吃猪肉是出了名的,在中国人的饭桌上,猪肉永远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同的地区也把猪肉做成了不同的菜系风格,经典的糖醋里脊、梅菜扣肉等,光是听名字就让人胃口大开,猪肉也成为中国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曾经由于非洲猪瘟和疫情的双重影响,猪肉价格狂飙不止,甚至有的地方卖出了高达50元一斤的价格,那一阵子,谈起猪肉价格就让人连连叹气,不少人都减少了猪肉的消费,转而投向牛羊肉、鸡鸭肉等其他替代肉类,进而发现了其他肉类的好吃做法,逐渐减轻了对猪肉的依赖。
但是今年以来,猪肉价格连连走跌,9月18日至24日,农业农村部价格监测系统显示,猪肉的批发价格为每斤9.87元,已经跌破十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58.5%。
如今,菜市场卖猪肉的摊子前面依旧人来人往,由于猪肉价格不断下降,人们购买猪肉的意愿不断加强。人们从一开始发现猪肉降价时候的欣喜若狂,变成了如今一边买猪肉一边心中打了个疑问,肉价这么便宜,养殖户还有钱挣吗?
网友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系统监测,自从八月上旬过后,直到如今,猪肉的批发价格已经连续下降了八周,9月20日-24日,全国平均猪粮比数值为4.93比1,换言之,这个数据已经意味着猪肉价格过度下跌,进入到了一级预警区间。不少人发问,本轮猪周期是否已经见底?
可以看出,目前养猪周期已经运行到了相对低谷,整体来看,生猪的平均价格比较低,不少屠宰企业和肉类食品加工厂都加大了补充库存的力度。为了保证猪肉价格的稳定,国家也将开始开展第二轮猪肉收储,给养殖户们吃下定心丸,这则消息也让持有猪企股票的散户们稍微感到安慰。
最不愿意见到猪肉价格狂跌不止的,除了那些养猪龙头企业的股票持有者以外,还有不少养殖户。对于普通养殖户来说,辛辛苦苦忙活,就盼着猪肉能卖个好价钱,无奈生猪价格一直下降,不少养殖户卖了就亏,只好捂栏惜售,但是长期捂着也不是办法,最终不得已还是只能“贱卖”。
随着生猪产能发生过剩,并且市场的猪肉来源依旧持续增多,有的养殖业为了减少亏损,选择尽快卖出,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销售生猪的均重下降,只有90公斤左右的猪肉就可以上市售卖。
猪价走势将如何?
这一轮猪肉价格的下跌延续了一直以来的趋势,现在处于猪肉供过于求的状态,生猪的出货量增加,站在养殖场的角度说,销售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并且不少散户也对后市持有悲观态度,这就导致猪肉价格承压。
不过,随着国庆节的来临,预计将出现一小波猪肉消费的新高点,节假日在一定程度上会提振人们外出饮食的需求,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后也是历来猪肉消费的高点,养殖户或许可以期待一下。
但是节假日的到来并不会从根本上扭转猪周期处在低谷的趋势,毕竟这一轮猪肉价格长时间低迷,有的养殖场已经对猪肉的预期大大降低,在这样的预期之下,他们会提前出栏毛猪,如此一来,令本来就在低位徘徊的猪肉价格雪上加霜。
为了保持猪肉价格的平稳,让消费者不至于因为价格波动太剧烈而干扰到自己的生活,国家也将开展冻猪肉收储工作,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全国不少地方已经打算着手开始腌制腊肉,生猪的需求会迎来一个爆发点,那时候猪肉价格可能会逐步回升。
也许有人会问,猪肉价格是不是又要大幅度增长了?实际上,即便在未来短期内有着需求增加的预期,但是实际情况上并不一定达到预期,比如在中秋节,猪肉消费的趋势就没有达到预期,供给方面过剩已经成为必然,需求端却还未知,因此,在猪肉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猪肉价格即便反弹,价格也不会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