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TOP榜祖孙三代话春节

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308/4782734.html
每日TOP榜

祖孙三代话春节

金鹏飞萧山区义蓬 初级中学

(8年级/6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间有如白驹过隙,从身旁溜走:有如手中的流沙,从指尖滑落。

我们看着荧幕上的春晚,吃着美味的佳肴,随着电视机里主持人的倒数声的结束,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回顾40年的风雨历程,家乡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多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让各个领域全面富强起来。

过年,在我们孩子印象中最深刻的估计就是年夜饭了。吃年夜饭,是每家每户一年中最热闹愉快的时刻。大年三十,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大家会扎气球(模拟烟花爆竹的声音),做年夜饭。年夜饭的菜色可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表示发财;鸡,代表吉利......到了夜晚,一家团聚,丰盛的菜肴摆满了一桌,一家人围坐桌边,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正在直播的春晚,爷爷不禁打开了话匣子:“回顾40年改革开放,我们这儿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一栋栋高楼大厦林立而起,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想想那过去的紧销的四大件(手表、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随着时代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早已被冰箱、彩电、空调、汽车、手机所替代。特别是汽车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手机成了每个人必备的通信方式。现在手机支付也渐渐代替了现金支付。再过个十年,二十年,人们出门都不用带钱包了。”这时深受改革开放影响的老爸说话了:“现在啊,做一门行业,打败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而是跨界。”

后来,我从长辈们口中了解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虽然独立了,但是还是非常贫穷,温饱问题还是得不到切实的解决。直到邓小平爷爷领导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不仅切实的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让人民有了盈余,享受着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现在许多年轻人可能想象不到40年前的社会模样,因此,在未来,这种改革开放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传承,对我们这一代至关重要,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现在,时代的接力棒传给了我们这新一代的炎*子孙,我们传承祖辈遗留下来的优良品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

年夜饭上的扣肉

陆愉淞萧山区劲松小学

(4年级/1班)

过年前,妈妈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商议今年的年夜饭在哪儿吃,吃什么?爸爸说:“妈妈都辛苦一年烧饭洗碗,今年我们去酒店,让妈妈坐着享受一下在酒店周到的服务。”

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全家就去了酒店吃年夜饭。菜上来了,晕素热凉,炒煮炖蒸,肉菜汤饼,花色品种繁多,我们全家大快朵颐起来。

“梅菜扣肉来了,请慢用。”服务员给大家上菜,爸爸热情地招呼着:“阿哥,吃肉吃肉,小时候妈妈每次端出这碗菜,我们可是抢着吃的,你还老说我比你多吃,今天我让你先吃……”大伯面露难色地说:“你比我小,你先吃……”哈哈哈,全家都笑了。大伯手动筷子翻看碗下边的梅干菜,说:“这梅干菜我还有点胃口,这肉嘛,我就不多吃了。”我和姐姐都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这时奶奶说话了:“你大伯和爸爸小的时候,家里是难得有肉吃的。谁家八仙桌上有一碗红烧肉,那是让人羡慕好几天啊。每到过年,我必定会烧一碗浓油赤酱的梅菜扣肉,我还在厨房烧着,你大伯和爸爸就拿着筷子准备吃了,谁也不肯被对方多吃一块。”

一会儿时间,梅干菜吃了一点,而扣肉一块没动。爸爸跟全场人说:“看见没有,这晕菜没动多少,素菜大家倒对胃口。”这时大伯有板有眼地说:“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综合实力上升为全球第二位,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咱过去难得吃肉,现在人们的身体已营养过剩了,这肉反而要少吃咯。”七十多岁的外公也搭上了话题:“我是四十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吃肉要票,每个月按照家里人口配给,哪能想吃多少肉就有多少啊。你看如今这喝酒吃肉还吹着空调,现在这人的生活比皇帝还滋润呢……”姐姐在一边插话了:“外公,皇帝那时候哪有空调呀……”说得全场人哈哈大笑。

从抢吃扣肉到肉都吃够了的变化,仅是一个小缩影,反映出当代中国大变革的五彩斑斓。这是一顿平常百姓家的团圆饭,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沧桑变迁,由小到大绘成炫彩的时代发展画卷。

----------

我的故乡

王俊超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东城小学

(5年级/9班)

自出生来,我对我的故土——鄱阳就有着极大的热忱。这里是我的故乡,是我*牵梦萦的地方。

虽然我在杭州出生,也在杭州长大,但在我的心里,故乡是我的根,我身上流着故乡的血。

这次回家乡,我像往常一样兴奋,上路的前一天我甚至难以入眠。车在高速路上飞驰,但码的速度还是赶不上我回家的心,我恨不得下一秒就马上飞到家里和亲戚们打招呼。一路上我几乎每隔十几分钟就问爸爸:“还有多久才到呀。”

经过六个小时的漫长旅途,我都快闷坏了,打开车门踏上这片土地,呼吸着让人陶醉的新鲜空气,我终于到达了我的故乡。以往,每年故乡的变化都会让我吃惊,今年果然也没有让我失望。

年关临近,空气中洋溢着浓浓的喜庆味道,随处可见的都是红色,到处挂满了火红的灯笼,贴着祝福的对联。原本街道上的破旧的老房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别墅林立,漂亮异常。正当我吃惊不已时,奶奶的叫声把我早已飞远的思绪拉了回来:“快来搬东西了!”我只能停止惊叹,加入“劳动者”的行列。

第二天,静不下来的我一大早就起来找附近的小朋友玩了,和他们一起放鞭炮,到处疯跑。

很快就到了除夕,奶奶做了很大一桌饭菜,都是我爱吃的。这些饭菜也是让我对故乡*牵梦萦的原因之一。鄱阳湖的小银鱼可让我馋坏了!

虽然平时很少在老家待着,但每次回到家乡的时光都让我记忆深刻,这次也不例外。虽然回到了城市,但在家乡的生活给了我很大的影响,给予我前进的动力。

----------

春节.鞭炮

陈思涵萧山区义蓬 小学

(2年级/2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的一年又到了,我们到外婆家去过年。我们一到,外公就拿出了鞭炮,我们很开心!我和弟弟赶紧把鞭炮都拿了出来,开始偷偷地放。正当我们玩的开心的时候,妈妈过来了,说今年农村也不能放鞭炮了,所以不许放。我弟弟听到后哭的很厉害。

这时,我妈妈让我和弟弟先进屋,然后跟我们说了鞭炮的故事:

原来鞭炮已经有多岁了,以前鞭炮是竹子,火烧了以后会响,后来我们中国发明火药,所以就有了鞭炮。在很久以前,每年除夕都会出现一种叫“年”的野兽,人们就用红色的东西或者爆竹吓跑年兽,后来每年除夕都会放鞭炮,贴对联。但是现在禁止放鞭炮了,因为会有空气污染,小朋友还很危险。可是现在发明了电子鞭炮,放的时候会很安全又没有污染。

我和弟弟听了以后,要妈妈下次买个电子鞭炮放一下,今年过了一个有意义又开心的新年!

----------

我的春节

姜昕妙萧山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7年级/6班)

春节的临近,把一大家 的距离逐渐地拉近,爸爸的脸上不知不觉地流露出喜悦的笑容。

大年二十九下午,爸爸妈妈提前下班,捧着一大堆东西,喜气洋洋的,像是中了大奖一样。我们把物品装了满满一车,直奔爷爷奶奶家,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但畅通无阻......

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爷爷奶奶居住的城市,过年来了!

这里春节的街市比杭州热闹喧哗,大街小巷一片人头攒动的情景。到处张灯结彩,甚至连空气也弥漫着喜庆的气息。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最灿烂的笑容,每个人的心中都为过年而庆祝。

车一停下来,我们就不顾疲惫,去给爷爷奶奶拜年。爸爸拎着大包小包的,妈妈掏出了红包,奶奶也拿出一个红包,也就是给我的压岁钱。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年夜饭。一年一度的年夜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最朴实、最美味的年夜饭。大家聊聊生活中的平常事、趣事,其乐融融。

看春晚,也是必然的事,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听动听的旋律,看搞笑的小品。

“当—当—”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到来了,而我也在这钟声中渐渐入眠......

拜年是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一下午爸爸就带我去走亲戚,去的是爸爸的表哥和表姐家,在一个乡村里。家家院子里挑着红红灯笼,门上贴着鲜艳的春联,喜庆的大福字。乡村就是美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我看到的满眼是郁郁葱葱,满山遍野的农作物,听到了鞭炮声和公鸡的打鸣声,给乡村涂抹上一层炫丽的色调。耀眼的豪车停在楼房前,水池中的鱼儿在欢腾,为乡村增添了勃勃生机。

听说农村的年轻人都很厉害,国家的*策好,创业的环境佳,外出都挣了大钱。许多人办了公司,年收入百万元的比比皆是,有的在很多大城市都买了好几套房子。老爸呀,听得入神!

乡村里的饭菜真好吃,鸡肉、鹅肉、青菜、豆腐,都是原生态的,那香味至今回味无穷。

新年的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见人就笑的热络,给人增添了几分的亲切。

亲戚们聚在一起吃饭也都十分丰盛、可谓样样俱全。大家相互举杯敬酒祝福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合家欢乐!

每年的春节都是如此的繁忙,看似短暂的过年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在大家的祝福声中,崭新的一年开始了......

寻红色印迹悟红色初心

践红色使命-阳光小队红领巾走杭州实践活动

夏紫璇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总校)

(2年级/6班)

小队名称:阳光假日小队

队员:夏紫璇、苏筱菲、尤岑立竹、俞润、王景翔、祝一尹、屠砚冰、陈思源、徐小惠

播报员(组长):夏紫璇

寻红色印迹,悟红色初心,践红色使命。年2月14日文三街小学二年级六班借寒假机会开始了一次红领巾走杭州探寻红色之旅,一同感受祖国风雨沧桑的革命,追寻伟人历史的足迹,经历一次深刻的成长。

高高红歌铭*性,闪闪红星耀我心。是怎样的精神使我们依然记住“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是怎样的赤诚使我们依然高歌“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又是怎样的国家使我们续传薪火、遍播红色基因,走上一条红色的道路?是*的旗帜,是未来的红星,我们仿佛从这次的红色之旅中看到少年儿童的幸福,更看到大家脸上绽放的花朵般笑容——有记忆,也有成长;有实践,也有理想。从小,我们要知道祖国离我们很近;从这里,我们要知道我们是的祖国未来!

一、红色之旅

二月细雨初访行,始知西湖 程。开始的时间总是难忘的,不仅是雨或晴,更是难忘的起点——小营红巷是革命教育的基地,也是我们寻行的 处红色之地。夏紫璇作为组长,首先带头做好了标准的少先队员队姿,她是自信而又阳光的。其余八位小同学也整齐一致的做好了少先队队姿向红巷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表达了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礼。随后他们冒着纷纷细雨,高举着鲜红的少先队队旗,迈着坚定的步伐前往红巷革命教育基地展厅。

红色历史永不息,小巷馆中最铭记。在细雨点撒的小巷石板路上,阳光小队队员一行来到了毛主席纪念馆集合台。馆中历史气息的画卷在晕*的灯光下越发深沉,小队队员们用心地看着一幅幅革命经典的画面,纪念馆正厅正面悬挂着毛泽东主席健步走在小营巷的巨幅照片,左侧墙上是毛主席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我们在这些画面中没有平时那样嬉笑,更多时候是问起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来源。尾随的小队伍井然有序,而我们的阳光小队总把条幅总是规整有序地拉在前头,作结束后留影的记忆。

记忆必然是深刻的,也必然是充满鲜活生命力的。小队的许多同学问了很多关于小巷馆中毛主席题词的来历,一个来历就是一个故事,队员们听得格外认真。也许红色的生命力就在这些故事里,在伟人留下足迹的地方,在记忆追溯的道路上。

革命薪火接班人,纪念方知历史深。来到钱学森故居,也来到杭州小组中共纪念馆。探访钱学森故居是一次对科学的向往,而来到杭州中共纪念馆,对于同学们更多的是缅怀和敬仰。也许是科学的趣味,也许是先烈的奉献,也许是无数的*员的真知灼见,启发了同学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haijkkf.com/afhzz/17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