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太阳不像春天的太阳,热度高了些,隐隐约约照进梦中,一大片的光亮,不想睁眼,又梦到乌镇,可能有些心思遗落在那里。梦里像拾起一片一片金*的树叶然后收藏在书页之间。
说是一个地方去了三次就足够。我已经去了两次乌镇,所以还是怀念。梦里,或在思绪里。每回还是原来的画面,原本的心境。半睡半醒之间,把那里的风土人情又勾勒了一遍。梦里的色彩偏“木”色。不是萧条的颜色,也许是回忆有些陈旧,定格的是古朴自然的卷面。
不喜欢什么不知道因由,喜欢什么知道因由。它的安宁,和谐,古朴,是我所爱,让我一见如故。所有的元素都能与我内心契合,让人心思更加充盈。仿佛有清风牵动衣角要我不要走。我不是过客匆匆,是归来依旧。
眼前是真正的江南小镇,所有诗词里的江南小镇,一种整体的非常统一和谐的默契。娟秀的美景温柔目光。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传递给内心一种说不出来的体会……,永远的小桥流水,还有乌篷船,红灯笼,古朴的老房子,屋檐,小巷……。那画面比电影美,不是身临其境,是身在其中。
人们说着侬侬软软的细语,像春天柔和的雨包围。如果真是下雨的天气也好。乌镇有足够多的小巷,撑一把油纸伞,做一回丁香姑娘假装带着幽怨,何样的情景呢?会不会遇到写诗的他?
细细地问问内心,我最怀念的还是那里的人情。一方水土养育那一方善良的人,人的性情是水土养成的,这是本质,人心跟随自然而生。我所遇到的好人至今让我怀念。
念一个地方会想念到细节,怀念桌上的菜肴,碗里的香米,名为香米,实为香米,红烧鱼、焯竹笋、*酒煨猪蹄、梅菜扣肉、都是姑妈做給我吃的,还忘不掉那里的小阁楼。
家在温州,却体会不到江南的气息。浙南浙北是两个世界。人,真的是有偏爱的。温州吃到梅菜扣肉,觉得是抄袭,吃不出美味的感情。也许是工业的气息连累了味觉。快节奏的氛围叨扰了心情。没有小木桌,没有踩上楼梯就咯吱咯吱着响的小阁楼,也没有吴语在饭桌上飘来耳畔,没有那个甜!有的是海鲜的鲜,冷峻的鲜,很少有人像我这样不爱自己的家乡爱异乡。
把心底的一个梦铺平,走进,可以流连忘返,也可以与它同眠。
把心底的一个梦折叠,带上,一起去前方。梦可以像桃花源那么宏伟,也可以像春分吹过江南岸清丽,也可以就如柳枝飘摇不经意。
梦就像蜗牛背上的小房子,拖着去远行。让你的心思更加的厚重,也会让你的路更加明析。
凭着记忆去找寻,总共是十年前了。为什么怀念乌镇?谁都明了,悠闲缓慢的传统生活,心生向往。温情善良的人心,心生微笑。诗意的江南烟雨温柔心底。
如果再去,什么情形,我问自己,想要一个肯定的答案。也许都没有变化,我的心境和它的样子。只是那里的树长了几岁,但是我总能找到一处原来的模样。
那里的船,那里的水,凝定的美,引得蝴蝶在心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