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风味 》第二季开播, 集就把观众丢到蜜罐子里糖渍了一遍。当四川传统坝坝宴里的甜烧白被展现在人们眼前,观众直呼,比甜宠剧还要甜。不过既然提到了甜烧白怎么能少了咸烧白呢?
说到烧白,就不得不提四川传统宴席的“三蒸九扣”。
“蒸”即蒸菜,“扣”指的是在菜肴上桌前,需要将碗中的菜反扣于盘子或者其他容器里,开饭时再揭开的菜。川菜美食评论家车辐先生的考证,川渝两地的宴席基本上有九大样菜:“大杂烩、红烧肉、姜汁鸡、烩酥肉、烩明笋、粉蒸肉、咸烧白、夹沙肉(甜烧白)、蒸肘子。”烧白做为三蒸九扣的传统菜品,在四川很多地区也被叫做扣肉。咸烧白和甜烧白就是九大碗中的哼哈二将,一咸一甜、一红一白、一菜一饭、一鲜一香,衬托出一桌宴席的丰盛和鲜美。
以前,我一直以为咸烧白不是地道的川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把它和梅菜扣肉混为一谈。后来才知道其实不然。
咸烧白是四川农家筵席“三蒸九扣”中不可或缺的菜,配料主要是宜宾芽菜。宜宾芽菜质嫩条细,咸鲜回甜,味道醇香,与五花肉同烧,能增添特殊的味道。
梅菜扣肉是广东的传统名菜,配料主要是梅干菜。梅菜本身色泽金*,香气扑鼻,清甜爽口,当它吸收了五花肉的油和汤汁,味道立刻就丰富了,五花肉香融合梅菜的清香,互相配合完美满足味蕾对两者的渴求。
咸烧白和梅菜扣肉的做法都差不多。挑选一块上好的五花肉,等大锅烧热,待猪肉煮至八分熟,把肉擦干水分后用老抽或蜂蜜涂色。
然后起锅烧油,开始炸制猪皮。炸到肉皮凸起细密金*的油泡,油润亮堂,才算炸制完毕。
接下来,把肉切三毫米左右的厚片。切好的肉片 再用料汁稍腌一会儿,这样在 的蒸制过程中肉汁和料汁能结合的更紧密,五花肉鲜咸味里多了一丝柔和的口感,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甚是奇妙。
洗净的芽菜用小火煸炒入味,这样能使芽菜香气更好地表现出来。炒的时候可以加入少许的花椒、辣椒,几片姜蒜,这样炒出来的芽菜带有一丝丝若即若离的回甜,香气也更胜一筹。
而炒制梅干菜,则一定要加糖。让味蕾能大规模地感受到甜味,绝不是咸烧白这种似甜非甜的咸香味——这是二者 的区别。 把猪皮的一面朝向碗底,错落置于碗中,再满满地覆盖上炒好的厚厚的芽菜或者梅干菜,上锅蒸个四五十分钟,直到芽菜或梅干菜醇香风味透入肉中,肉质绵软柔糯即可。
蒸熟后,将肉倒扣在盘子中。一碗一盘翻转的瞬间,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此时五花肉油脂尽出,服帖在醇香回甜的芽菜或者梅干菜上,肥肉肥而不腻,瘦肉嫩而不柴,菜干醇香爽口。厚实的肉片入口即化,肉汁和油脂彼此交融,在口腔中慢慢释放,奇妙的口感让人一口又一口的停不下来。
关于梅菜扣肉的传说中有一种说法是:苏东坡居惠州时叫厨师仿“东坡扣肉”的做法,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腻人。而咸烧白和梅菜扣肉在做法上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让我不禁怀疑两者在技艺上是否真有渊源!
如今在四川农村,遇到婚丧嫁娶依然能看到那种规模宏大的“三蒸九扣”筵席。
对待一份刚上桌的咸烧白 的敬意一定是毫不犹豫的大快朵颐,当一片肥厚的烧白在嘴里爆汁时,只想感叹一句:人生能有几多愁,烧白下肚消尽愁。
文/蜜桃儿喵
图片/百度图片,侵删
食光摆渡人
人料理了食物,却是食物疗愈了人
喜欢文章就点个“在看”
或转发让更多人一起寻味四川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