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而不往非君子,农村吃大盘儿的正确打开方

如果谁家结婚或者办喜事都会提前告知,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先准备空肚子,就是至少两顿不吃, 连水都不喝。在农村吃大席,那就更有趣了,现在咱们来看一下农村吃大席的正确打开方式。

大锅煮肉

首先,我们得带上孩子吧。一般是带一两个,多一些的就要带三个,孩子吃的不多,主要的作用就是玩,把水碰洒了,饮料掉地下了,一会儿窜出去了,那么大人也紧跟着出去了,这个时候剩下的人如释重负,赶紧吃上几口,一时竟忘了保持许久的矜持。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拿糖装瓜子掰香蕉吃桔子,这些是大人都不在意的,糖有什么好吃,好吃的在后面呢。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缓解尴尬气氛,因为同坐一个桌上的人并不一定都认识,所以没上菜时大家干坐着有些不舒服,所以逗逗孩子成了必然,说着说着倒真的欢天喜地了。

然后开始上菜了。首先上的是凉菜,因为有点太饿了,所以逮着先吃了再说。凉拌*瓜,凉拌金针菇,凉拌素肉,凉拌猪耳朵,快吃吧吃吧,边吃边喝,好不痛快。接着热炒也来了,哎呀,有肉了,孩子快吃,赶紧往碗里扒拉,木耳不吃芹菜不吃,那就只吃肉吧。还有可乐,多喝点,别浪费了!接下来汤汤水水都来了,此刻大家也都互相不嫌弃了,谁还管认识不认识,小勺都伸到盆里,一口一口喝个不停,边喝边品评,哪个咸了,哪个辣了。

大肘子

重量级的菜品就是这个节奏,是酒入半酣菜过五味之时,大肘子,红烧鱼,扒鸡,焖羊肉,都一骨脑的端上来了,此刻每个人都是点到即止,并不是说,这样显得矜持,而是有点吃不下了。有的说肘子软烂入味,有的说鱼也汤鲜味美,也有的说羊肉汤一点都不膻,那都吃吧,别客气。其实没人客气,但真的有点饱了。小孩基本上已经跑开了,互相打闹,嬉戏,一会儿摔倒了,一会儿哭了,这不就是烘托热闹的气氛吗?

这还不算完,接下来就是蒸碗系列。荤的素的八个碗,依次排开,然后再上一锅蒸馍。好,接着吃吧!此刻大家基本上都弯不下腰了,硬着头皮掰了一块馍,还得尝尝梅菜扣肉的味道吧!真好吃,肥瘦相间软糯入味,不过尝尝而已。

一道甜品。孩子快来,你喝汤不喝。叫了半天,孩子并不听话,还在打闹,你到底喝不喝呀,你个鳖孙儿!

有的还在吃,其余的都吃完了,相对无言。开始下一个重要环节,这个兜里掏出塑料袋,把戳了几下的鱼,捣了几口的鸡,都倒一个袋里。那个一看,不得了,拿出俩袋,荤的素的各自安好。哎呀,给我们家小狗吃吃,夜里还多叫几声嘞,是不是呵呵。

打包的人们

农村吃大席颇为经典,它代表的是一种情结,一种文化,虽然它不是固有的,也不是最端庄严肃的,但它是一种加深人情联系的一根纽带。有时候真的不只是为了吃,多数都是礼尚往来,你来我往是纯友谊。如果真的消失了这个过程,那人与人之间该少了多少欢乐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haijkkf.com/afhzz/301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