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蛮荒退隐繁华的人写在港珠澳大桥正

(一)最近朋友圈里被港珠澳大桥通车的消息刷屏——毕竟,我的同事们、朋友们大多在这座大桥上贡献过青春、挥洒过热血,对这座大桥有着浓厚非凡的情感。港珠澳大桥是意义巨大的世纪工程,从构思调研立项到建设贯通运营跨越了三十余年。我所供职的企业中交某航道局年开始入场施工,从那时起,我的同事朋友们纷纷离开武汉,投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最多的时候,我们科室有二十几个人驻守在珠海,几乎占了一半的数量。而我因为怀孕生孩子,直到两年后才追随他们的步伐来到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那是13年春天,我刚刚结束了长达一年的喂奶生涯,于宝宝周岁生日那天早晨起来喂了他最后一次母乳,吃下一片回奶的药,踏上了南下的高铁。其时我的同事们已过去两年有余,建在珠海唐家镇海边的桥隧联合体营地已经一派欣欣向荣——草已青翠,树已繁茂,篮球场的漆已磨掉,门前的青苔已成蔓延之势。很多同事带了家属过来,所以营地基本都是夫妻房。家属们放弃了在武汉业已稳定的生活,到珠海重新求职就业生子,因为每个人都清楚,这一来便是七八年的安居乐业。我们的业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联合体营地管理中心实验室,另一部分在牛头岛进行沉管隧道的现场技术服务。第二天我动身去牛头岛,先是在珠海码头坐了一个小时的船到了桂山岛,再从桂山岛坐15块钱的摩的到牛头岛,在回奶药的作用下吐了一路。终于到了牛头岛,这个港珠澳大桥最重要的隧道沉管生产基地,小而荒凉到令人惊奇。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生产副经理杨红说:“第一次来到岛上时,内心还有些许失落,这里属于外海孤岛,岛上的通讯塔没有开通,也没有物资。但随着一个个工程的进展,心里对这里越来越有感情。”是的,正是这个狗都养不活的孤岛,生产安装了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创造了世界奇迹。牛头岛沉管基地而牛头岛既不是我去过最荒凉的地方,港珠澳大桥也不是我待过的最艰苦的项目。(二)我毕业后去的第一个项目是上海周边的崇启大桥,当时是亚洲最大跨度的连续梁桥,6个大承台全部都在长江入海口,到任何一个承台上去作业都要坐交通船。交通船抵达承台的时候,要沿着套箱外面一根直上直下的钢筋梯子爬上去,这一上去,便是一天。中午交通船会送饭过来,我一般不会吃,因为上面并没有厕所。有次海上起了狂风骤浪,船被海浪推得靠不了承台,只好从竖梯上找准角度跳下去。和一堆叮叮当当的仪器一起落在船舷上的时候,同去的同事幽幽地问我:“怎么样?后悔了吗?”那一刻,我是犹豫的。崇启大桥自以为经历了惊天骇浪的我,在平潭跨海大桥这座全世界最大的跨海公铁两用桥上,被重新刷新了认知。在平潭县和福州本土之间的这片小小的海峡,终年巨浪滔天。天气条件允许坐交通船去一次施工平台,就不知道下一次天气条件允许你下来是什么时候。坐在密封最严实的客舱,突然船身一倾斜,冰箱上放置的开水壶“砰”摔了下来,滚烫的开水泼一地,就像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平潭公铁大桥我曾去过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斜拉桥北盘江大桥,位于全国闻名的贫困市贵州毕节。飞机即将在贵阳降落的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层峦叠嶂。施工单位寻寻觅觅,花大价钱平了一户人家的祖坟才找到一块相对平缓的地建了项目部。从山下的小镇到半山腰的项目部垂直距离大概m,要走整整一上午或者一下午。每条路的尽头都是近乎°的大转弯,遇到一个大车转不过来,就要在海拔0m的荒郊野地逗留两三个小时,尽管风光迤逦。我曾沿着国道驱车7小时从泸定到成都,路上遭遇了三次塌方一次隧道锁闭。凌晨一点快到成都的时候遇到了团雾,可见度不到2m,车子一寸一寸前行。到了宾馆已是凌晨3点,而我早晨5点要起床去赶火车。类似的经历太多太多。崇启大桥引桥箱梁上,萧杀的风吹着引流的水打在我的棉衣上,站起身的时候发现背上是一片冰碴儿;平潭的台风来得猝不及防,缺乏经验的项目部没有做任何准备,停水三天、停电两天、断粮一整天;厦漳大桥时被台风“莫兰蒂”困在屋子里,饿了一整天,并错过了火车……厦漳大桥难道没有乐趣么?当然是有的。在崇启大桥,半夜打完混凝土回来,和项目部新来的技术员跑到旁边的小店吃火锅,香辣的水蒸气氤氲的是我们经久不息的友情;在灌河大桥,办了旁边健身房的月卡,天天跑去健身,临走那天老板送了我一个梨子,感动到泪涌;在富春江船闸,消磨在小红饺子馆、春燕炒菜馆、梅菜扣肉饼和富春山水中的日日夜夜,至今招引我时不时带儿子故地重游。富春小三峡这些惊险的、难过的、无奈的、快乐的经历一点点印记在心里记忆里,镌刻在皱纹白发里,写在日记资历里,一步步把我推向现在的我,它们都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三)龙应台说:“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修桥铺路,无疑是可以给建设者以成就感的。一座桥、一条路,往往连通一个发达的地方和一个欠发达的地方,而项目部一般建在欠发达的一侧。每个项目部初进驻的时候,都是一片荒芜,要自己一棵树一棵树去种,一片草一片草去植,一条路一条路修起来,一家店一家店地引过来。每个项目结束的时候,项目部周围都自然形成了一个相对热闹的小气候,而被大桥连起来的两地,也各自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开拓蛮荒,留下繁华,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吗?这是建桥人心中最大的成就感。港珠澳大桥而自由的时间呢?对不起,没有。一年天,每天都是工作日;每天24小时,每时每刻都是工作时间。平潭大桥一次浇筑混凝土7天,那些技术人员就轮流休息坚守7天;港珠澳大桥第一节沉管浇筑40小时,整个桥隧项目部从上到下连轴转40个小时。他们要等到项目的重要节点完成才能抽一点时间回家,每次回家都要重新认识孩子,而好不容易和孩子混熟了,他们又要走了,奔向另一个蛮荒之地。高空作业是常态记得我有次出差回来带着儿子在小区玩,一个婆婆走过来,惊奇地说:“咦?原来这个小孩有妈妈。”而我带儿子去办公室的时候,同事们都惊奇我儿子是个河南人,因为他跟着奶奶学了一口河南话。年3月中旬,当我从港珠澳大桥出差回来的时候,儿子已经不再需要母乳,他迷惑地皱着眉头看了我半小时,终于哇地哭了出来……港珠澳大桥通车了,作为全球已建最长跨海大桥,它举世瞩目,全世界都在盛赞它的壮美,全球华人都澎湃着骄傲的心情。而我心里只浮现出彼时儿子紧锁的眉头、陌生的眼神——伟大的工程属于全人类,而这伟大背后又牺牲了多少个人。港珠澳大桥在这个不寻常的日子,向那些开拓蛮荒退隐繁华的建桥人致敬,向他们的家属和孩子们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haijkkf.com/afhgx/754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