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写的一首《食荔技》,让世人进一步了惠州,知道了惠州博罗有个罗浮山。
罗浮山下四时春,
芦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学生时代,我们读苏东坡这首诗时,老师告诉我们,其实苏公不想做岭南人。当时不太理解,后来,慢慢地也从他的字里行间,觉得老师说的有一定道理。
我们无法知道苏公对惠州有多深的感情,不过,惠州的西湖,无处不留下他的烙印,惠州的人都知道,芳华洲有个逍遥堂,正是当年苏公与元妙观道长,常去谈天论道,品酒作诗的地方。元妙观就在西湖边,有一拱桥与芳华洲连接,与丰渚园遥相呼应。
市内有一条长长的苏堤,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苏堤玩月,直通西湖内的东坡园,泗洲塔,苏东坡的纪念馆,还有他的妾侍王朝云墓,还留在西湖的孤山。
惠州除了湖多,山也多,山水之间,城市就在其中。故有:半城山水半城湖之称。
君不见,西湖水缘自红花湖,红花湖的水来自高榜山?
每当假日,红花湖,高榜山,尽是步行者与骑车的人,人们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湖光山色。
夜幕降临,西湖边,东江畔,繁忙后的一天过去,人们尽情地在湖与河之间,任意逍遥,在五彩缤纷的彩灯装饰下,美丽的城市展现在眼前,浪漫陪伴美景,度过无边的快乐时光。
在夜色中,合江楼,泗洲塔,还有闹市区中的朝京门,处处都令人留连忘返。
下角的夜霄档,东平的小食街,惠州的梅菜扣肉,烧鹅,芝麻糊,样样都让人回味无穷。
在这个城市,不会像别的地方那么的匆忙,人们尽可以在工作之余,享受难得城市中少有的恬静与安宁,悠然地生活在这个宜居城市。
至于苏东坡为什么不是真的愿做岭南人,我想,是因为他无法每天食进三百棵荔枝吧?
苏公走了,只留下了他思念的,如梦如烟如幻的王朝云,还有那无数的诗词歌赋。
苏公走了,惠州这座人文荟萃的古城,依然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迷人。
(图文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