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隋心
图片处理:庆遒
探访:隋心、庆遒、梓月
翻阅历史,夜市最早出现于唐代,但国家明文允许夜市,是在北宋时期。可见我国的夜市文化,由来已久。其实我们的主题是“吃在南宁的小路上”,但各大夜市频频上榜,正因为夜市里的美食最是让人流连,夜市里有这座城里的最市井的味道。
仙
葫
富兴夜市
而今天,去仙葫,或许对于主城区的吃货们来说有些许陌生,但服务于十万人口的夜市可不容小觑,百闻不如一见,车还没开进蓉茉大道就已感受到浓烈的生活气息。
不仅有小吃摊,各种连锁加盟店也扎堆于此
你有你的光鲜门面,我有我的接地气,毫无违和感
东方广场一带作为仙葫片区 的商业中心,汇聚百货、超市、餐馆、酒店、夜市这些消费组成元素,富兴夜市就藏匿于此。一共有2段,2/3在东方广场侧面的富兴路上,1/3在仙葫广场,据说以前这里的夜市是自发形成,经年仙葫管委会的统一规划后更名“富兴夜市”,就在这条多米的富兴路上。但现在各条支路也摆满了各式摊点,但非常有秩序,入口处是水果摊,数量之多应该可以碾压其他夜市,看标价也比城区便宜1/3;人行道上是衣服摆卖区,继续往下是生活用品、宠物、小吃一条街,而大排档和烧烤摊则全部集中在了仙湖广场一带。
细细逛下来,听到了很多的北方口音,今天的美食”仙葫一哥”解开了谜底:这片有很多北方人聚居,夜市也是他们维持生计的一部分收入,所以四处挂起的招牌里不乏“陕西凉皮”“烤面筋”“东北乱炖“”河南大饼”。眼花缭乱,还是先选一家下手吧。先来一个朋友圈里裂墙推荐的“梅菜扣肉饼“。
来自福建的大哥到南宁5年,为了谋生向浙江人学来了这道梅菜扣肉饼,整个富兴夜市仅此一家,梅菜碎肉裹在面团里用擀面杖擀成碟子大小,放进烫热的铁皮煤炉里烘烤得两面微焦,刷上酱料,喷香喷香的,梅菜肉馅儿还带着丝丝甜味!成功摘4.5星!
我们南方的卤菜也是妥妥的,喷香喷香。
来之前就听说这里吃气蒸海鲜蔚然成风,必须要试试的,选了一家吃货推荐的“蒸鲜坊”,把生蚝、带子、扇贝码上粉丝、蒜蓉浇上耗油、酱汁放在蒸屉里蒸熟上桌,看起来也的确比碳烤生蚝健康、卫生,但吃起来却少了那阵“烟火气”,比起粥底气蒸海鲜又少了鲜甜感,耗油酱汁过腻,略失手。
整条街上摩肩擦踵,夜色迷离,品种繁多,足够逛上三两小时;
这是东北的“杀猪菜”。以前是东北农村过年的时候吃的一种炖菜,过去,人们没有条件讲究什么配料、调料,只是把刚杀好的猪血斩成大块煮熟后切成大片放进锅里,然后边煮边往里面放酸菜,加水和调料制作而成。
煎饼果子也是常客,但这阿姐手势还是不太娴熟哟,估计刚做没多久。
南方卤菜也有半壁江山
四川风味也不甘示弱
烤鸡、烤肉
炸薯片勾起儿时回忆小龙虾也是近年来夜市的常驻将*,借用交通台小伙伴——网易广西曾经绘制的一张手绘吃货地图来做个总结吧,这些摊点美食并没有一一尝试,期待各位吃货们验证之后占据留言板!
热腾腾的烧烤摊、闹哄哄的粥粉面店、上不得台盘却又美味无比的猪杂档口、暖胃又暖心的糖水店……使这个城市的夜晚变得那么丰富而可爱,就算你离开很多年,每当想起它们,仍会一往情深。但是临离开时一个小插曲让美食心底一凉:买水果,小拳头大小标价3元一斤的本地糖心橙,挑了几个一称就说有5斤,收15块,提出质疑要去公平秤,东北口音的老板脸一拉直言:这个价格肯定是短称的,你要足称就要加钱,说着几个人就围过来,们只好放下水果火速走人。
综合逛吃指数3.6星,仙葫片区消费可选夜市,无论新旧,完善着一个城市、一个城区的消费结构,但监管,也尤为重要。
责编:文杰、隋心
FM交通台新媒体部出品
“吃在南宁小路上”特别策划所有图文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爆料合作方式/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