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
包裹依次寄出,走出校门,随身只有轻飘飘的行李。回望身后的学校,有太多带不走的回忆。
同样带不走的,还有学校的后街,大学四年,每逢嘴馋,都要去逛一遍,吃得满嘴流油,满足归去。
那些毕业多年的学子,也因为去了不同的城市,很难有机会再回味大学时的味道了。
不要慌,我们带你再去用眼睛“吃”一次!7所高校,共计57张图的暴击,你准备好了吗?
虽然偶尔会羡慕岛外的学生,但湖经的学子更多时候,摸摸被学校后街喂饱的肚子,又会释然一笑。这是因为,湖经的后街,小吃品种太太太太太丰富了。
有些人愁今天吃什么,是因为好吃的只有那么几种;湖经的学子愁今天吃什么,是因为好吃的太多,不知道到底吃哪家。
炒饭、排骨藕汤、烤鸡腿、烤猪蹄、烤冷面、煎豆腐、恩施小土豆、梅花糕、麻辣烫、梅菜扣肉饼、*石土豆片……
嗯,又是不知吃哪家的一天呢。
▲路口的农家鸡汤煲,堪称这条街的扛把子
▲全武汉仅此一家的高汤臭豆腐
▲*石土豆片,小馒头和地瓜丸很好吃
▲总担心烫嘴的梅花糕
▲东北烤冷面
▲章鱼小丸子家的炸鸡柳,总也吃不够
▲周记烤猪蹄,先卤后烤,软烂可口
▲三锅演义家的焖锅,特别下饭
?
一条民族大道,串联起武汉民大、财大、纺织大学、广播电视大学……
在武汉,这里密集地聚集着武汉最多嗷嗷待哺的年轻人!因而,吃成为这条路上的主旋律,其中,财大后街是其中 的山头霸主。
有多好吃?西苑早已火出学校圈,成为外地游客也要来打开的地方之一!最近很火的那位卖藕粉的阿姨,高峰期可以排多号。
不过,要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西苑小摊已经没了。
但好消息是,你可以在北苑和易乐源找到它们的踪迹。
▲山东杂粮煎饼,多届学子都吃过
▲老贾麻辣烫,再不吃就毕业了
▲上海爆汁生煎,皮薄馅多,每次都要排长队
▲西苑江南糕点店的绿豆酥
▲可爱奶奶家的台湾红豆饼
▲4元一个的雪媚娘,味道秒杀甜品店
▲冷锅串串,辣到嘴巴也要来几串
▲门口的章鱼小丸子,总爱来上一份
▲烤鸡腿,多加辣椒
▲淮南牛肉汤,配上它家现烤的葱油饼,绝了!
?
说起夜市,不得不提到虎泉。据说每个武汉姑娘伢家里都有一件物品来自这里,虽说有些夸张,但也是它人气火爆的真实写照。
华师学子以步行仅需10分钟的路程,把这条美食街收归麾下。大家一边抱怨它吵、乱,但仍离不开它的美食。
▲一天能卖出多个的矮子锅盔
▲红油豆花,咸*请留步
▲甜*有豆花妈妈
▲皇后秘制猪蹄,一锅卖完就撤
▲仙豆糕,江湖人称“虎皮饽饽”
▲老帅爷王臭豆腐,卤汁超可口
?
这条看上去破破烂烂的路,却喂饱了附近一代又一代学子们的胃。从武大到华师,甚至到隔着一站路的武体的学生都要来这里打牙祭。
武汉没有哪一条街道像它一样可以从早上热闹到晚上,囊括过早、小吃和夜宵,更没有哪一条美食街有如此多的大学生粉,每一家小店都藏着青春的美味记忆!
▲赵记怪味面,配冰粉,夏日很开胃
▲雷克斯披萨家的土豆泥,最喜欢芝士拔丝
▲已经拆迁走的顶屋咖喱,还可以在流行视窗吃到它
▲聚会必去的小潘烧烤
▲68元就能吃到撑的碳锅鸡
?
湖美的后街,曾经比食堂更加火爆,被大家戏称为“猪圈”,关门一年后,村口车站的新“猪圈”,又成为学生们的新宠。
石磨豆浆、摇滚烤鸡、推车凉菜,还是街上的巨头。
湖美学子最留恋的,莫过于那锅重庆鸡公煲。
滚烫的砂锅被端上桌,满满一锅油光水滑的鸡肉,分外诱人。
吃完鸡公煲的内容,就可以加汤煮菜了。
浓香的汤底煮出来的菜,比鸡公煲更吸引人。热干面和腐竹是必点单品。吸足了汤汁的腐竹,微微放凉入口,简直是整锅煲的灵*。
?
都说武音没有后街,可是毗邻司门口,左接大成路,出门就是江滩,寝室就能看*鹤楼。
这样优越的地理优势,有谁能比?
▲ 家藤吉郎餐厅
▲同学餐厅,盖浇饭分量感人
▲20年老店,爱爱糊糊,最喜欢、
▲翟先生卤菜专卖店,辣度警告
?
不知道你的纺大生活,是不是也是从后街买热水瓶、衣架、蚊帐开始的?
一条百米余长的街,建筑老旧,道路坑洼,看起来毫无生气。
只有食物,才能赋予它独特的魅力。
▲后街口的新农牛肉
▲学姐学长们强推的农家打卤饭
锅盔、葱油饼、炒饭、烤冷面……随便哪一个,都能满足挑剔的胃。
/
次去后街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一转眼就要和同学、室友各奔东西。
偶尔还是会想念,
去后街扫了一圈美食,
拎回宿舍追剧、追综艺的日子。
身为一个成熟的大人,
毕业后,还是会偷偷跑回去吃后街吧。
/
??
芒果
??
楚博、曾雪
你最想念后街的哪家店?遍地美女的大学,坐拥整个美食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