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物产丰饶。万平方公里国土划分成34个省级行*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区,生活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省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各省独具地方特色的年味佳肴。
江苏:素什锦,南京人又叫“十样菜”,这是南京人过年必备的餐桌美食,南京人过年,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炒这道菜,主要用到的蔬菜基本上有:芹菜、荠菜、干丝、豆腐果、菠菜、雪菜、酸菜、笋、胡萝卜、茨菰、藕、*豆芽、*花菜、金针菇、木耳、香菇等等。每家也都有自己的味道。每种蔬菜都分别炒熟之后再用麻油和适量盐、糖、鸡精调味,很简单!一般一做就是一大盆够吃很多天。
广东:煎堆,是广东人新年必备的年货。过年时,每家每户都会煎好“一篱一篱”的煎堆摆在家里,然后招呼隔离邻舍过来吃。“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油角弯弯,家财百万。”是每个广东人最温暖的过年回忆了。
广西:肉粽子,广西的粽子是长条型的,无论从外观还是口感都非常独特!每个粽子少说都有一两斤,里面一层一层地裹着糯米、绿豆、猪肉,打开棕叶,粽子的香味弥漫着整个屋子,让人哈喇子直流~,有板栗肉粽、绿豆肉粽、饭豆肉粽、虾米粽、蟹肉粽、腊肠粽、牛肉粽等等。蒸着吃、煎着吃、炸着吃……调配不同口味的酱料,就能轻松满足全家人的喜好~
湖北:藕夹,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听过它的名字,估计都没有吃过。但对于湖北人来说,它却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藕片在裹上面糊以后,中间可以夹着肉,然后直接扔进油锅里去。等炸好以后,它就可以出锅了,味道还是非常不错的。
福建:肉燕,这个看起来跟馄饨一样美食就是福建人家家户户必须要吃的一道菜,这个美食叫做扁肉燕又被称作“太平燕”是福建地区一道特色的美食,也是福建人逢年过节必备的一道美食,是福州人年夜饭上的一道重头戏,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这个菜。
江西:灯盏果,这种美食小吃就是江西的灯盏果,在江西每到过年过节时,家家都会做灯盏果,这成为饭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品。而且在江西灯盏果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流传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四川:粑粑肉,也叫圆子或香碗,是四川西南地方特有的一种特色传统美食,节日食俗。从古至今在当地流传。每逢年节,家家户户都做粑粑肉作为节日餐桌的一道主菜。取猪肉剁馅,越细越好。至少比饺子馅要细(可以加入少量小葱白一起剁,口感会更好)。按照1斤肉三两红薯粉的比例,加入调好的水淀粉。鸡蛋适量,取蛋清加入肉馅中,蛋*留作备用。加入姜末适量。用筷子搅匀。一定要非常均匀。以肉馅成泡沫状为宜。这一步是关键,要将肉糜搅打上劲,达到“蓉和”的状态,既保证口感,又将淀粉完全打散,否则上锅蒸出来会留下生粉和气泡在蒸屉内铺好莲花白叶子,以保证肉馅倒入蒸屉后可以用叶子包住肉馅。注意侧边用小木棍一类的物品卡住,留出空位,保证蒸汽能够上行。在莲花白叶片中倒如肉馅后,用手轻轻拍平。即可上锅蒸。大火蒸30分钟左右,将剩余的鸡蛋*均匀的涂在肉馅表面。继续蒸10分钟即可出锅,自然冷却。
海南:斋菜煲,因为大年初一吃斋,是海南大多数地方家庭的必做功课。发菜,寓意发财,财源滚滚日进斗金。甜菜,甜甜蜜蜜,生活美满。水芹,勤劳肯干,力塞人困不死(勤快人饿不死)。青蒜,能说会算,不会吃亏。荞头,荞与海南方言的较谐音,寓意较别人强,比别人厉害。也有文章说是茄子,应是笔误,斋菜煲里没茄子,海南人过年也很少吃茄子。慈菇,海南方言除旧的谐音,辞旧迎新之意。刺粉,粉丝的一种。寓意细水常流,会持家兴业。金针,*花菜海南叫金针,寓意有财,家底殷实。木耳,海南话称猫耳。俚语云:耳猫猫(耳皱皱),听母话。教人尽孝。甜竹,腐竹的一种,寓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豆干,条状、染成*色那种。寓意金条,手里有货才是硬道理。花生,长生果,祝福家人健康长寿。
安徽省,一品锅,是徽州山区冬季常吃的特色传统美食,属于火锅类。相传,此菜由明代石台县“四部尚书”毕锵的一品诰命夫人余氏创制。一次,皇上突然驾临尚书府作客,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余夫人特意烧了一样徽州家常菜----火锅。不料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赞美不绝。后来,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锅竟是余夫人亲手所烧,便说原来还是“一品锅”!菜名就此一锤定了音。“一品锅”的烹调比较讲究,在火锅里,锅底铺上干笋子,第二层铺上块肉,第三层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层是肉圆,第五层盖上粉丝,缀上菠菜或金针菜,加上调料和适量的水,然后用文火煨熟即成。此菜乡土风味浓,味厚而鲜,诱人食欲。
陕西:八大碗,也叫关中八大碗——*焖鸡、小酥肉、粉蒸肉、条子肉、带把肘子、梅菜扣肉、四喜丸子、八宝甜饭。关中八大碗是陕西地区在过去逢年过节才做的传统美食小吃,关中八大碗在老陕的生活中,是少不了的美食。生诞寿辰、婚丧嫁娶、孩子满月等日子都少不了它。因为在旧社会不像现在有这么多酒店饭馆,平民百姓又大多都比较穷,遇到红白喜事都是在家里、村里支起大棚来招待亲朋好友,而亲朋好友都会行礼,行礼后主人家招待亲朋好友的宴席就成为品评主人家慷慨大方还是吝啬小气的标准。
浙江:八宝饭,春节期间,江浙人家过年的餐桌上,大都少不了八宝饭。八宝饭分量足,味道香甜,最适合全家人享用,同时象征着团团圆圆。八宝饭是中餐传统甜食。以糯米和八种干鲜果品为主料蒸制而成。此饭历经几千年,流传全国,以各地用料、制法又可细分为黑糯米、桂花、莲子、水果等各类口味。江南烹制的八宝饭是最为 品种之一,做法简便,芳馥可口,为中餐筵席上的佳肴。
甘肃:糟肉,也叫腐乳肉。每到过年几乎家家都要做这个菜肴。糟肉,是甘肃陇菜系列中的一道特色名菜,肥而不腻,肉色艳红亮丽,入口即化,增进食欲,老少皆宜,特别是女人吃了糟肉,美容养颜。这道菜曾经让无数兰州人的胃口受到宠爱和迷恋,它的糯香,糟香肉味的感觉至今忘不了,一个 的记忆。
青海:三烧,是以羊筋为主料,配以肉丸、肉块、土豆块烹制成的地方菜肴,是当地逢年过节席上的传统菜。按习惯上这道菜时,同时要上肉包子或菜包子。烹制方法是将泡发好、洗净除去膻味的羊筋,用羊汤或鸡汤烧炖,加姜粉、胡椒粉、盐、味精葱段等佐料;待羊筋入味后,选用煮熟的精肉(猪、牛、羊肉均可)切成肉丸大小的块、用油炸好的肉丸和土豆块同时入锅,略加芡汁,即可出锅上席。清淡可口,牛羊俱全。
西藏:古突,西藏的年夜饭叫“古突”,古突是面疙瘩的意思。“古”藏语意为“九”,代表九种食材,“突”藏语意为面食。
河南:条子肉,豫菜中非常有名的一道美食就是条子肉,条子肉在河南是非常常见的一道美食,一般多出现在酒席上面,做成扣碗,配上一个热馒头夹着吃,想想都让人流口水。其他地方不是太了解,但是在河南无论举办什么宴席,到 都会上扣碗,必然会有条子肉,条子肉吃起来油而不腻,满口生香,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制作条子肉。
新疆:囊包肉,维吾尔语音译为“塔瓦喀瓦甫”,意即锅烧肉,是新疆风味名食之一。种面肉合一的风味食品非常能代表新疆的传统民族特色。维吾尔人还把馕看做吉祥物和幸福的象征。
贵州:熏腊肉,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养猪是家庭富裕的象征,是家庭万事顺畅的兆头,在年末杀年猪,既是对一年辛苦劳作的回报,也是一件重要的民俗事项。杀完了年猪,就要炕肉了!和新鲜的猪肉相比,贵州人更爱吃柴火熏炕过的腊味。熏腊肉,就是用柴火慢熏腌制好的鲜肉,直到肉的色泽和内质完全发生改变,变成独特熏香的柴火腊肉。
山东:炸酥肉,在到过年的这段时间里面,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过油“,在这几天中,要挑选一天,支起油锅,炸一些肉,鱼,豆腐,丸子等油炸食品。在山东家家户户年夜饭都少不了它,特别是在农村亲朋戚友迎来送往。吃饭喝酒都是过年的重头戏,家里备上一大盆炸酥肉,直接加热上桌随手再炖个菜,做个汤什么的都方便。所以有了炸酥肉,主妇过年菜基本就有底了。
湖南:萝卜干炒腊肉,这道菜是湖南人过年餐桌上 少不了的萝卜干是冬天来临之前晒好的,靓的萝卜干有色泽*亮、条形均匀,肉质厚实,香气浓郁,咸淡适宜,脆嫩爽口,味道鲜美的特点,并具有新鲜萝卜的自然甜味,吃后富有回味感,而腊肉是湖南的一道特色菜,一块猪肉,用盐腌制,放进柴火下烟熏一两个月,才得来的美味。在加上湖南特有的剁辣椒,价值美味到无话可说。
蒙古:手把肉,“手把羊肉”是内蒙古 的民族传统菜。用羊肉烹制而成,因羊肉块大,就餐时须用手撕而食,故得名。极具民族特色,醇香味美,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手把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
云南:长菜,长菜在昆明的地位可谓十分“崇高”,它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长吃常有,而里面的青蒜苗则寓意着每年清算收成,来年有一个好的开始。长菜用大骨高汤与苦菜、白菜、青蒜慢炖而成不用切,直接一根一根的煮,来年好日子才能长长久久。而这一道寓意特别的菜,一直要从年三十吃到十五。长菜的精髓就是它经过微生物发酵会微微发酸。
河北:狮子头,沧州狮子头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名肴,属于冀菜系。沧州又称狮城, 有代表的就是镇海吼铁狮子,所以就叫他做铁狮子头。此菜以猪前腿夹心肉,莲藕,鸡蛋,菜心,老姜等制作而成。
东北三省:杀猪菜,小鸡炖蘑菇,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其非常特色的菜品,说到东北,我们就可以想象得到很多菜式来,有杀猪菜,小鸡炖蘑菇,等等一些吃起来非常好吃的菜。其中的小鸡炖蘑菇真的是相当的出名。杀猪菜,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在东北许多地方常年开设杀猪菜,形成东北饮食一大特色。地道的“杀猪菜”,是由多种菜品组合成的系列菜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