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猪,能给你带来福气

猪年快到了。天光从鼠年开始算起来,吧嗒吧嗒地走着,老鼠牛老虎兔……童谣一样的歌词,就把时间给绕了一圈儿,到了一整个轮回的末尾——猪年。

猪年的存在感,在到来之前,就已经备受期待。因为猪是中国人最初驯养的动物之一,如果说狗起初用来看家,水牛用来耕地,那么猪的使命可能是……被吃掉。

就这样,人和猪已经相依相伴了几千年……

猪在过年占据的分量也是沉甸甸的。

这大概也跟猪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有了太多的身影有关。在商周之时,猪就以汉字“豕”、“豖”留下了自己的印章。后人还汉代墓冢见到这种长得像手办的陶猪,也是源于祖先们信奉六畜的存在,将为故去的生命增添一丝庇护。后来,我们在明清时期看到了大量有关猪肉的菜谱,似乎也能透过菜谱看到古人吃地心满意足的样子。

农村有个典型的行为叫杀年猪。这只猪就会成为我们过年 的“吉祥物”。

小时候还记得杀年猪的情景,回想起来的时候,总是南方冬天冷飕飕的天气,柴火被烧的哔剥之声,烟雾升起来,蔓延过粉墙黑瓦。这个时候已经非常寒冷,大概已经到了大寒前后。老人说杀猪要讲究老*历,预示来年兴旺。

在晦暗不明的厨房,天不亮的时候就听到细碎的声音,邻居亲戚会到杀猪人家里去帮忙,男人负责砍肉剁骨头,女人负责添柴加火。把猪按照里脊、硬肋等步步分解成块,和血肠、粉肠一起冷冻,存放到二月初都不会变质。

每个地方都有和“猪”互通的暗语。

猪在东北成了乱炖,酸菜血肠炖肉,猪肉炖粉条什么的。

猪在江南就成了食物美学。一道梅干菜扣肉征服了所有不吃肥肉的人,梅菜干松酥脆,和扣肉一同被蒸得皮酥骨化,还带有一丝韧劲儿,颤颤巍巍的五花肉香艳不已,即便是不吃肥肉的人,也可以轻松消化两片。

湘西人对待猪的方式是烟熏,把时间的考验交给了猪,把成林的腊肉挂在烟熏房中,用木质燃烧的烟火香熏着,在旷日持久的烟熏里,猪肉慢慢变成墨黑坚硬的外层,有着粗粝的美感,

猪在云南有着一套系统的吃法,“头刀菜”、“白色三王子”、“宫保肉筋”、“老腊肉”、“猪脚煮青菜”组成。

家家户户都要杀猪,这叫做“不断肉吃”。这个说法倒也很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平日里吃苦,把最丰厚的奖励留在最盛大的节庆。

肉像是新鲜的甜蜜,丰厚紧实的口感,也填补了在岁月里被吹凉的心。

猪有时高高在上,成为了祭品,被摆在供桌上,传递着今人与老祖宗之间的呢喃祈愿;有时又是一道年夜饭上的主角,是一团甜甜蜜蜜的 烟火气。

总之,有了猪,我们就有了迎接新年的信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haijkkf.com/afhhy/333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