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84岁老人王广芬穿上宁波街社区和工作队送来的新衣服、系上新围巾。(记者史漓莎摄)
“我是四川人,最拿手的就是川菜。别看年纪大了,厨艺可一点没有丢。锅里一早就蒸了粉蒸排骨、梅菜扣肉,儿孙今年各自就地过年,不过,年夜饭‘家人’不缺席……”
2月11日中午,家住宁波街社区的84岁老人王广芬像往年一样准备了一桌家乡菜。13时30分许,约定好的“家人”们也带着饭菜上门了。
“王奶奶,我们来陪您过年了,这是您最爱吃的粗粮拼盘,还有红烧茄夹、白玉豆腐、清炒西兰花……”市民*局驻高新区(新市区)宁波街社区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胡海霞说着放下饭菜,又递上一个新春礼包。
“前些天不是才送过慰问礼包吗?”王广芬看着胡海霞从礼包中拿出的红衣服、红围巾,喜上眉梢。
“这是妇联送来的慰问礼包,您穿上看合不合适……”胡海霞说。
王广芬穿上尺码正好,她说,自己今年正好本命年,这一套红红火火的服饰,再合适不过。
一阵寒暄,几人上桌吃饭。王广芬一一介绍自己的拿手菜,每一道都是家乡的味道。
14时30分许,门铃又响了。同小区的外地商户卢阳和刘金风给老人送来了一束鲜花。
“这俩邻居是去年认识的,他们天天给我送菜送生活用品,知道我一个人住就特别关心我。”王广芬说着闻了闻鲜花,将它摆在客厅的电视旁。
今年春节,王广芬劝儿孙就地过年,女儿一家在成都,儿子一家在中山,原定大年初一飞回来的孙女也退了机票留守北京。老人说:“今年情况特殊,尽量减少流动,我们一家约好了,大家都把手机电充满,春晚一开始,全家‘云’过年。”
今年,各地倡议就地过年,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我市各级民*和基层社区重点加大对空巢、独居、孤寡老人的关心关爱力度,社区专干每日联系老人,定期走访。(记者史漓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