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菜》的玩法是:找一个很会做菜的人,跟着Ta去买菜,跟到后厨去偷吃。
这一次,为我们做菜是退休的陈阿姨,今天她要做的只有一道,就是——梅菜扣肉。
比起上一期菜市场杀价女王的陈阿姨,这次的为我们煮菜的陈阿姨要害羞许多。
她见到总会说“我会的菜都挺普通,卖相也没有很好看。”
陈阿姨带着我去买菜时说了一件事后,我认为她做的菜并不普通。
在此之前,我很难相信在电影以外的世界里,食物真的能修复一段亲情关系。
陈阿姨在退休的这段时间里,每天好好做菜,是为了她的女儿。
“我和女儿关系挺微妙的,可能所有的城市小孩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问题,我女儿挺拒绝和我交流,觉得没有共同语言,还没说上两句就吵架,她总说我教育方法有问题。大部分时间我们是不太说话的。”
陈阿姨给我看她女儿的一则朋友圈。
后来,陈阿姨退休每天都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就按照食谱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学做菜,有一天的晚餐,她做了一盘梅菜扣肉,女儿吃完惊喜的说
“这个好好吃的也,有转弯的味道。”
虽说,陈阿姨她不太理解女儿所说的转弯的味道是什么,但就那天因为那道菜她们聊了很多,陈阿姨很开心。
“今天我做的也就是梅菜扣肉,卖相可能不太好看,你们不要太介意”
这是陈阿姨每天去菜市场必经的小摊,顺手也会买些瓜果和蔬菜。
这是陈阿姨每天都会来的上海市场,陈阿姨说这附近原来是上海新村,现在都拆了变成了万科广场,她不常去超市,因为这里算是离家近,东西也新鲜。
陈阿姨说,今天不用买太多其他辅料,只要买些新鲜的五花肉就行,所以就径直来到猪肉摊前。
每个摊位老板和她都很熟悉的样子,路过时都免不了寒暄两句,陈阿姨说在闲聊寒暄的时候,就会得知今天的猪肉好不好,一些比较熟摊主就会一脸认真地向她推荐。
“挑选的时候只要发挥你感官去感受一下,比如色泽、质感、肥瘦的比例等等,很容易知道这块肉好不好,新鲜不新鲜”
挑好五花肉,简直是做好艺术家的 步。
一斤多的五花肉,差不多就足够做一大碗梅菜扣肉了。
热心猪肉摊的摊主老杨得知陈阿姨要做梅菜扣肉,就把五花肉切成了小块。
“这种大小刚刚好,容易烂,又不影响口感。”
回到家里,陈阿姨就赶紧从冰箱里拿梅菜干清洗和浸泡,为的是让它梅菜能够更柔软以及味道能够充分的和五花肉结合在一起。
在浸泡梅菜干等待变软的过程中,阿姨就像一个认真反省的小孩。
她说在一个人安安静静做菜的时候,好像可以想很多事情,这些食物都以一种陌生状态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让自己慢下来,去思考是什么样的水温,什么样的火候更适合这样的食材。
“和食物独处的时候,我似乎发现了和女儿独处的方式。”
接下来是简单的清洗一下五花肉,准备把五花肉下锅。
“梅菜和肉,之所以能够和平相处,他们都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又互相弥补了短板,味道才会香而不腻。”
陈阿姨的教育哲学课堂现在开始。
放入锅里的五花肉,肉质本身自带油在锅里噼里啪啦作响,油炸后这时加入糖、生抽、老抽等等。
加入作料的肉立马变色,小火慢煮一会,再把已经泡软的梅菜干放入过里,不断扑鼻的香气告诉我,这道菜已经要起锅了。
陈阿姨说,其实这还没有完,起锅的肉和梅菜干还需要再放到高压锅蒸锅里再蒸煮上几十分钟,五花肉的肉质的软硬就刚好了,就可以达到肉质软烂,肥而不腻。
蒸煮好的梅菜扣肉就做好了,看起来很朴素,但吃起来真的很实在。
这道梅菜扣肉就这样做好了,因为女儿爱吃,所以她的退休时光经常做这道菜。
陈阿姨不觉得菜做的好吃很自豪,而觉得女儿爱吃才是最开心,正如阿姨所说的那样,食材属性不同,而人也是一样,更多时候应该耐下性子去感受它,才能把长短不一的地方充分衔接起来。
就像阿姨的女儿说的“拐弯的味道”,应该就是值得反复咀嚼的情感其味觉的体现。
下集预告
认识了一个
讲话甜做糕点更甜的女生
是什么感受?
长按